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指发生感染前使用抗感染药物,适用于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手术。一些手术尽管术后感染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感染将引起严重后果也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正常女性生殖系统与外界相通,而外阴阴道与尿道、肛门毗邻,易受污染;同时阴道内存在的正常菌群,包括:① 革兰阳性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例如乳杆菌、棒状杆菌、肠球菌等);② 革兰阴性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例如加德纳菌、大肠埃希菌等);③ 专性厌氧菌(例如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类杆菌、动弯杆菌等);此外还存在支原体、念珠菌等。这些解剖学特点与阴道内微生物环境在妇产科围手术期,由于自然防御功能的破坏以及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内分泌改变可能导致阴道正常菌群失调,从而成为机体感染的内源性病原体。目前的问题是是否所有的妇产科手术都有必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及如何选择抗生素的品种、给药途径、给药方式以及疗程。现根据近年国内外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进展就上述问题做简要的综述。
  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适应证
  据文献报道‘1“]:合理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以降低术后病率和感染率,并可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以及降低由于术后感染导致的二次住院率。目前针对妇产科手术推荐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适应症为:① 具有高危因素的经腹子宫切除术,如: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贫血、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及人工瓣膜等内科合并症;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过多、术前阴道准备不充分等;② 阴式子宫切除术;③ 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如盆腔粘连松解术、输卵管造口术等;④ 选择性流产及引产手术;⑤宫颈环扎术;⑥ 具有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术,如:胎膜早破、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及前置胎盘等产前出血,术前阴道肛门检查过多以及非选择性剖宫产等。
  二、抗生素的选择
  由于多数妇产科手术感染的病原体来自阴道菌群,所以选择抗生素应针对女性生殖系统常存菌群,可根据手术种类和部位进行经验推测,选择使用具有较强杀菌效果、广谱的抗菌素,同时具有较高的组织渗透性、较少的副作用,并应适当考虑价格因素。但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必选择覆盖每一种可能病原体的药物。有文献报道子宫切除术患者应用窄谱抗生素亦取得了满意的预防感染的效果 ]。前国内外临床广泛应用头孢菌素,并针对不同头孢菌素及其他药物作了相关对比研究,显示在降低术后病率及感染率方面具有类似效果 6 ]。2OO3年美国国家预防手术感染计划建议‘5]:经腹或经阴道子宫全切术,可选择应用头孢替坦、头孢唑啉或头孢西丁;在对p一内酰胺类药物过敏的病例中,则建议运用:① 氯林可霉素联合吉他霉素、阿奇霉素或环丙沙星;② 甲硝唑联合吉他霉素或环丙沙星;③ 单一氯林可霉素方案。对于剖宫产手术则推荐使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一代、二代以及红霉素类药物;也可以考虑应用氯林可霉素及林可霉素。
  三、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方法
  1.用药时间:预防性抗生素麻醉前或术前给药可取得最佳效果。早在1961年,Burke‘8 就证实:在手术切开前给予抗生素,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切口和没有被污染切口的术后感染率没有明显区别。在1976年,Stone等 ]也证实:在进行胃肠道、胆囊和结肠手术术前1 h内给予抗生素
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率最低。研究显示抗生素在麻醉期间给药是安全的,而且在手术切开时可以获得足够的血清和组织药物浓度。1999年Gj.1iAni等 回顾了1 021位进行妇产科手术患者应用预防性抗生素的情况,得出在麻醉前应用1~2 g头孢菌素是有效和安全的结论。2OO3年美国国家预防手术感染计划也建议应该在手术切开前60 min内给予首剂抗生素 J。针对剖宫产术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可能掩盖新生儿败血症症状以及产生新生儿耐药性等相关问题,1983年Cunningham等 “对剖宫产术前及脐带夹闭后应用抗生素做了对比研究,结果术前与脐带夹闭后立即给予抗生素效果相似,考虑术前应用对于胎儿有一定影响,故建议在剖宫产术中脐带夹闭以后应用抗生素。
  2.预防性用药的疗程:目前国内医院普遍存在由于担心术后感染而滥用抗生素的问题;同时传统观念又误导患者手术后一定要应用抗生素,否则切口感染患者会对此提出质疑。国内方芳等u ]回顾成都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的800例子宫切除术和剖宫产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情况,平均用药时间为: (7.27-t-2.81)d和(4.95±2.02)d。国外文献却显示:预防性抗生素在手术结束后应用是不必要的,对比单次和多次抗生素预防给药的研究表明多次预防给药并没有更多的益处‘1 例。1999年GbdiAni等n伽同时也指出术前使用短期单次剂量的头孢菌素对于预防术后感染是有效的,对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可给予第二剂量的头孢菌素。2003年美国国家预防手术感染计划则建议术后24 h内停止预防性抗生素应用 。
  3.抗生素剂量:预防用药一定要足量,以达到控制细菌生长繁殖的目的。一般用药至少为最低治疗剂量。应该按照患者的体重或体重药物指数提供足够的药物剂量,如果手术持续时间在第一次给药后超过两个半衰期应该术中重复给药以确保血药浓度直到手术结束。推荐使用预防性抗生素的首剂剂量,用药时间,再用药时间归纳见表1 。

  注释:a CCR,肌酐清除率;b对于手术持续时间长的患者,抗生素应该在药物1—2倍半衰期的间隔中再次应用。表中的间隔时间是按照正常肾脏功能的患者指标计算的;c药物直接注射入静脉或者静脉持续点滴;d间断静脉给药;e用于那些肌酐清除率5—9叫 dl的患者;f相比有正常肾功能的患者,氯林可霉素半衰期在那些终末期肾病的患者基本没有改变或者仅轻度延长;g如果患者的体重高于他的理想体重(Ⅲw)30%,那么按照体重计算的剂量(Dw)应该由下列公式计算:DW:IBW+[0.4× (体重一IBW)]
  四、结论
  最适宜的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是在整个手术期间确保血清、组织以及伤口中有适宜的足够的抗生素药物浓度,应该选择能有效杀菌的安全经济的抗生素。同时选择预防性抗生紊应该是对患者正常菌群和医院微生物生态环境有最小影响。尽管目前国内外由于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而使术后病率及感染率明显下降,但是不能完全依赖药物来预防术后的感染。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仅仅是预防术后感染的一个方面。同时应该重视预防感染的其他措施,包括术前增强患者抵抗力及手术耐受力。纠正内科合并症,严格手术指征。确切的无菌操作以及充分的阴道及肠道准备。以尽量减少细菌污染和繁殖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Burke JP.Infection control—aproblem forp 锄t safety.NB JMed,20O3,348:651—656.
2 陆kland KB,Briggs JP,Trivette SL,et a1.The 埘0f删cal siteinfectionsinthe199(h:sttrilmltablemmality,aDe8Blength 0fll0 一ization,and extra costs.Infect controlHmpEpidemiol,1999,20:725— 730.
3 Hollanbeak CS,Murthy D,IXm~ n WC,et a1.Nonrandmn selectionand the attributable cost 0f cal—site irdeedom.Infect cmtral H呷Epidemiol,2O02,23:174—176.
4 Perencevich EN,Sands KE,Cosgrove SE,et a1.Health and economic
impact 0f剐嚼calsiteirdeedom di哪 afterhospital di8cl1al翟e.B曲eIg
InfectDis,20O3。9:196—203.
5 Bratzler DW,Hanek PM.Antimicn~ial plq l fllLl'gery:an addsory statement from the National Surgical Infection Prevention P~oject.
ClinInfectDis,2O04,38:1706—1715.
6 FernandezH.Antibiotic prophylaxisin oe8g ∞ section and voluntarytermilla~
onin p 椰[1cy.Ann FrAnesthReanim,1994,13:S128—134.
7 王辉、林阳、苏醒,等.剖官产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三种方法
比较.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4:244.
8 Burke.IF.The efective p盱iod 0f preventive antibiotic action in eape~一
mentalillc~onB and delmallesions.surgery,1961,50:16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