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避孕节育技术的进展
流产后避孕

紧急避孕

流产后避孕

    中国人工流产形势严峻。表现为数量大、年纪轻、未生育者多、次数频和间隔短。每年大约1300万例。其中上海的资料显示,大约62%的非意愿妊娠发生在20—29岁妇女中,未生育妇女占22.9%—42.7%。重复流产率24.3%—56.4%,半年内重复流产率35.97%。

    流产后即时放置IUD和给予口服避孕药已列入《临床技术操作常规,计划生育分册》,但实践中宣传落实还亟待加强。有关流产后放置IUD或口服避孕药所引起的影响人流不全的诊断、出血时间延长和对穿孔及感染,或远期IUD嵌顿的顾虑还需更多的研究。

    国内外的资料显示,流产后排卵的发生可以早至术后第11天;人流后52.0%的年轻女性表示,术后不能杜绝性行为,对避孕没有迫切的要求,对再次人流也无所谓;有些是在未转经前再次意外妊娠。
    因此,人流后及时落实避孕措施,流产后避孕方法的选择通常可考虑选用一种长效、稳定措施,或选用其他方法。避孕方法的指导宜在人流术前(或药物流产给药前)进行,以便在流产后及时落实。此外,有些在流产术后选用的避孕方法,是需要与人流手术同时准备的。

    1、IUD 如能排除残留和感染,人流术后立即放置IUD是安全的、可行的。人流术后立即放置IUD,放置容易,不增加额外的医疗费用,可减少月经间期放置后的疼痛与出血。如有感染可能,IUD放置应延迟至流产3个月以后。

    2、长效避孕注射液 长效避孕注射剂避孕有效率高达99.6%以上。流产后可立即注射长效避孕注射剂。我国常用的长效避孕注射液有:(1)醋酸甲孕酮(DMPA),含甲孕酮150mg,每三个月注射一次。(2)炔诺酮庚酸酯(NET-EN),含庚炔诺酮200mg,每二个月注射一次; (3)复方醋酸甲孕酮(Cyclofem),含甲孕酮25mg,环戊丙酸雌二醇5mg,每月注射一次;(4)复方庚炔诺酮(Mesigyna),含庚炔诺酮50mg,戊酸雌二醇5mg,每月注射一次。流产后立即注射长效避孕针另一特点是即使有感染也能使用;但使用前要做好充分的咨询,如注射后可能出现月经改变(点滴出血或闭经等)。

    3、皮下埋植剂 皮下埋植剂的避孕有效率高达99.7%。流产后可立即放置皮下埋植剂。我国常用的皮下埋植剂有六根型和二根型。
    流产后立即植入皮下埋植剂与使用长效避孕针一样,即使有感染也能放置;放置前要充分咨询,如放置后可能出现月经改变(点滴出血等)。
    流产后立即放置皮下埋植剂与流产后立即放置IUD不同,需要准备另一套植入手术的准备,不节省医疗费用,也不减少医疗处置程序。

紧急避孕
    紧急避孕:在无避孕或估计避孕失败的性生活后,为防止怀孕,在房事后几小时或几天内采取的补救措施。

    接受流产的妇女应了解紧急避孕知识,并知道何处可获得紧急避孕帮助。重要的是让妇女知道,紧急避孕只是她们在避孕失误或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情况下偶尔使用的后备方法;在接受紧急避孕的周期,她们不应再有无防护措施的性生活。

    紧急避孕药对子代的安全性研究:

    甾体避孕药特别是短效口服避孕药对子代致畸的危险性不大已经达成共识。以前认为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妊娠应该终止。

    近期上海所做的临床观察提示,单方孕激素如LNG类紧急避孕药对子代致畸与未服用妇女比较没有明显增加,不用终止妊娠。但是如果服用米非司酮作为紧急避孕药则需要终止。

 l、53号探亲片:房事后立即或次晨口服1片,当晚再服一片,然后每天1片连服2片,共服4片,以后每隔天服1片,服满4片,前后总计服药8片。
2、复方 18甲基炔诺酮:房事后立即至72小时内服4片,12小时后再用相同剂量服一次。
3、乙底酚(乙烯雌酚):房事后立即至72小时内服25毫克一次,每日2次,连服5天。
4、房事后立即至72小时内服米非司酮25-50毫克(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房事后5天内放置一枚活性类宫内节育器:在医院进行。   紧急避孕只能作为单次应急补救措施,而不可作为常用避孕方法。

    催经止孕: 如错过紧急避孕的时机,可在规定的时间内,采用黄体酮避孕和催经止孕的方法,达到预防意外怀孕的目的。
    终止妊娠:如已确定怀孕,可采取药物流产或手术流产的方法,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
    催经止孕
    米非司酮合用前列腺素来催经止孕。要求停经时间不超过本人最短月经周期天数2-5天以内(如果最短月经周期是28天,再加2-5天为30-33天)。但必须由医生检查是否适用,并在医生观察下使用。
    终止妊娠
    1、确诊早孕后终止妊娠。停经49天以内、4O岁以下的健康妇女可用米非司酮、前列腺素。
    2、90天以内也可用人工流产术。
    但催经止孕终止妊娠两种方法都需在医院进行。
    二.米非司酮的研究
    米非司酮的基础研究:
    米非司酮的基础研究发现其可明显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早孕期绒毛滋养细胞中的表达,抑制了胎盘血管的发育,进而不利于胚胎的生存;
    米非司酮可引起体外培养子宫肌瘤细胞的凋亡,呈现浓度-效应关系,低浓度米非司酮和高浓度米非司酮可能引起不同时期子宫肌瘤细胞的凋亡;米非司酮对卵巢和子宫组织的雌孕激素受体具有下调作用;对妊娠状态的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的影响更为显著。
    米非司酮对葡萄胎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有效抑制葡萄胎滋养细胞增生,对葡萄胎预后未见不良影响,是葡萄胎安全的新辅助治疗手段。这些研究为米非司酮应用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药物流产的安全性研究:
    目前国内药物流产的确切数字难以估算。具不完全统计,药物流产严重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失血性休克、诱发癫痫、严重心律失常、疼痛性休克、急性胃出血、肢体抽搐、精神燥狂、眼肌麻痹等,并发症有滋养细胞疾病、药流后不孕和宫腔粘连等,误用药流可导致的异位妊娠破裂。但发生率很低。
    药流与手术流产比较,再次妊娠时自然流产率,再次妊娠产后出血率,分娩期胎盘异常率降低。妊娠期胎盘异常,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宫内窘迫 ,早产 ,过期妊娠 ,新生儿异常均无显著性差异。所以,药物流产总体安全性是非常高的。

    米非司酮在计划生育的其他应用: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7周以内的妊娠流产研究比熟。随着研究的深入,应用范围逐渐广泛,近年米非司酮在终止7 周以上的早孕、中期妊娠引产及避孕等计划生育领域的应用有较大的进展。
米非司酮用于8-9周的流产,成功率为95%;用于10-16周流产,产程7.05-9.73小时,成功率为92-96%;用于16-24周中期引产,产程平均8.1小时,成功率为91.6%。
    周岩等观察米非司酮结合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与单一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引产16-26周妊娠,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可明显缩短引产时间,减少产后出血,有效减少胎盘、胎膜残留,降低清宫率,降低软产道损伤发生率,是一种较理想的中期妊娠引产方法。但米非司酮用于大月份妊娠引产的常规还需规范。
一 .避孕节育技术的进展
流产后避孕

紧急避孕

流产后避孕

    中国人工流产形势严峻。表现为数量大、年纪轻、未生育者多、次数频和间隔短。每年大约1300万例。其中上海的资料显示,大约62%的非意愿妊娠发生在20—29岁妇女中,未生育妇女占22.9%—42.7%。重复流产率24.3%—56.4%,半年内重复流产率35.97%。

    流产后即时放置IUD和给予口服避孕药已列入《临床技术操作常规,计划生育分册》,但实践中宣传落实还亟待加强。有关流产后放置IUD或口服避孕药所引起的影响人流不全的诊断、出血时间延长和对穿孔及感染,或远期IUD嵌顿的顾虑还需更多的研究。

    国内外的资料显示,流产后排卵的发生可以早至术后第11天;人流后52.0%的年轻女性表示,术后不能杜绝性行为,对避孕没有迫切的要求,对再次人流也无所谓;有些是在未转经前再次意外妊娠。
    因此,人流后及时落实避孕措施,流产后避孕方法的选择通常可考虑选用一种长效、稳定措施,或选用其他方法。避孕方法的指导宜在人流术前(或药物流产给药前)进行,以便在流产后及时落实。此外,有些在流产术后选用的避孕方法,是需要与人流手术同时准备的。

    1、IUD 如能排除残留和感染,人流术后立即放置IUD是安全的、可行的。人流术后立即放置IUD,放置容易,不增加额外的医疗费用,可减少月经间期放置后的疼痛与出血。如有感染可能,IUD放置应延迟至流产3个月以后。

    2、长效避孕注射液 长效避孕注射剂避孕有效率高达99.6%以上。流产后可立即注射长效避孕注射剂。我国常用的长效避孕注射液有:(1)醋酸甲孕酮(DMPA),含甲孕酮150mg,每三个月注射一次。(2)炔诺酮庚酸酯(NET-EN),含庚炔诺酮200mg,每二个月注射一次; (3)复方醋酸甲孕酮(Cyclofem),含甲孕酮25mg,环戊丙酸雌二醇5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