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子宫是女性的重要器官,子宫全切术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术式之一。该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备受关注,主要表现在盆底功能、卵巢功能、性生活和精神心理四个方面。总的研究结果发现,子宫全切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如性生活质量和心理问题,而部分患者盆底及卵巢功能出现负面间题。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该术式的研究在临床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子宫全切术 盆底功能 卵巢功能 性生活 精神心理  
子宫全切术应用于妇产科临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妇科手术中最常见的术式之一,每年全世界约进行65万例子宫全切术,年龄64岁以下的妇女中约40.5%因各种病因接受子宫全切术[t]。传统的观点认为:子宫是女性特质的象征,在绝大部分妇女的性生活中,子宫是性高潮的生理基础{[2]。子宫全切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或损伤了某些神经和韧带,因此可能改变患者生理甚至心理。子宫缺如也常与盆底功能障碍、卵巢功能衰退及性生活满意度下降等有关,从而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3,4]。随着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子宫切除术后产生的一些问题也渐受重视。探讨子宫全切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非常必要。 
子宫 全 切 术 对 患 者 盆底功能的影响 
  子宫 切 除 术后可累及直肠功能已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Schreude:分析40例全子宫切除术后的患者,发现33%的患者术后排便时间延长,18%的患者出现便秘。并且20%的患者开始用轻泻药,48%的患者大便变硬,其中40%需助排大便。Kamsick等对354例妇女直肠排粪造影研究发现,子宫切除术后阴道后壁庙的形成及盆底过度下降是引起女性排便功能紊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对膀胧功能的影响,常见的并发症有泌尿道损伤、尿潞留。女性盆底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整体,每一部分肌肉、韧带、神经和器官具有各自的解剖功能和生理作用,而各部分之间又相互关联,互为一体,此即为盆底整体理论的核心内容。全子宫切除术在切除宫颈的同时,不仅切断位于盆底中心位置的子宫主韧带和骼韧带,而且要下推膀胧和直肠,影响膀胧和直肠的神经支配,改变了盆底的整体结构与生理状态阎。子宫切除术后由于直肠移位、肛门直肠自主性神经支配功能障碍导致严重便秘。长期便秘可造成盆腔器官的脱垂和膨出。有关研究发现,次全子宫切除对排便功能和膀胧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子宫全切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如泌尿道损伤、尿储留等。仅发生于子宫全切术后,而很少见于子宫次全切术后。 
子宫 全 切 术 对 患 者 卵巢功能的影响 
  子宫 不 仅 是一个受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也是一个功能复杂的内分泌器官,子宫有分泌激素、酶和细胞因子的作用,其分泌的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参与调节局部及全身的生理、病理过程。绝经前子宫与卵巢间的内分泌,保持着精确而细微的动态平衡阴,切除子宫不仅破坏该平衡,且阻断了来自子宫方面的卵巢血液供应或使保留的卵巢发生扭曲、粘连,卵巢功能减退。手术使卵巢位置降低,导致术后腹痛。文献报道,从子宫动脉供给卵巢的血液占全部血供50%-70%,术中测定子宫切除后卵巢的血供减少50%,说明子宫切除可影响卵巢的血液供应,从而影响卵巢功能[181。有研究证明子宫切除者卵巢衰竭的年龄将比自然绝经者早4年,而且34%在术后2年内出现卵巢衰竭和更年期症状,4年内增至54%。且重度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卵巢功能早衰,雌激素水平下降,还会导致骨质疏松、老年性痴呆、心血管疾病等的提早出现[191。相反,部分资料表明,子宫切除保留卵巢者术后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和雌激素水平均与正常育龄妇女卵泡期均值无明显变化,阴道细胞学显示有雌激素影响;排卵功能检测显示,保留双侧卵巢,全部有排卵。对子宫切除保留卵巢的患者随诊10年以上,结果表明卵巢功能可以维持到自然绝经年龄四。目前,一些改良手术已在临床上应用,以尽可能减少对卵巢血供的破坏,从而降低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如保留子宫动脉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保留血管子宫次全切除术、子宫体中心切除术等。 
子宫全切术对患者性生活的影响 
  子宫 是 一 个生殖器官,由于宫颈周围有重要的感觉神经,对性生活的质量有重要价值。研究表明,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可有不同程度性功能障碍,这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是心理性因素,即心因性性功能障碍,原因可能是对手术的恐惧、术后身体不适感及盆底结构的改变,尤其是阴道顶端的伤口使患者产生心理上的顾虑而导致性功能下降。丹麦一项多中心试验通过对妇女性要求、性交频率、高潮频率、高潮质量、高潮部位、阴道润滑、性生活满意度和性感不快等方面进行研究表明,子宫全切术对性功能无任何负面影响。有文献报道,160例术后患者中12.5%术后性欲增强,这可能与原发病灶的切除有关,性欲不变者占70%,仅有17.5%的妇女认为术后有性欲下降[12] 
  Lam bd en 等[13]术后4,11个月患者的随访结果与其术前相比,其性生活频率、性欲、性交困难、性交痛的改善程度在术后4个月有明显改善,11个月时改善程度更明显。部分患者术后性交困难的原因并非阴道缩短,推断可能由于患者宫颈切除,部分神经末梢缺少了子宫阴道神经丛的刺激,从而使得自发性性欲受到阻碍。Rhodes等[141对1 299例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研究中,通过对术前和术后1年及2年性生活的随访发现,16%-47%患者性生活未发生明显变化,34%-70%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显示,子宫全切术使得患者的性生活质量提高。这主要与疾病的解除、术后不再担心发生痛经及从对意外受孕的忧虑中解放出来、心理负担减轻和医生有效的心理干预有关[15]。实际上,女性性高潮的出现不仅是一种身体刺激的反射,更是一种精神产物,其丈夫对子宫切除术的态度也是日后影响性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手术前后对夫妇双方实施心理干预,进行必要的解释和合理的指导,针对患者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解除患者及其丈夫因缺乏对手术了解而产生的忧虑,减轻患者思想负担,对提高术后性生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子宫 全 切 术 对 患 者 精神心理的影响 
  通过 研 究 ,Joanne等[16]发现行子宫全切术的女性近70%发生抑郁、睡眠障碍、头痛及疲乏,而1992年Bernhard对63例社会经济状况较差女性的纵向研究中,也发现约73%的患者有负面症状,如抑郁、神经质、情绪低落等。Joann。等[17]的研究中,术前40%妇女感到抑郁,而术后6个月的调查发现该数目减少至18%oCa rlson对418例2550岁行子宫全切术患者的前瞻性试验中发现,抑郁是大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的新问题之一。焦虑也是该术前后患者精神心理的主要表现之一。但是该试验从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中发现,该手术改善或并未明显增加术前的抑郁和焦虑。Khastgir等[18〕指出:术前即存在精神疾病、人格异常或社会心理矛盾的患者,术后发生精神疾病的机会高得多。Kjerulff等[19]通过2年的前瞻性试验也证实,对于手术期间有精神情感问题接受治疗的患者和低收人家庭的妇女,术后发展为不良结局的风险较高。因此,子宫全切术对这些患者来说,未必是最佳的选择。许多资料表明,医生在术前有效地心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身心恢复十分重要。术前进行心理精神治疗可减少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中的负面影响,包括自信心、个性、性欲、夫妻关系、社会生活等。 
其他 相 关 因 素 
  年龄 对 行 子宫全切术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存在影响。手术使年轻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大改善,尤其在生理功能方面,可能与其术前存在更严重的病态心理、较低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围绝经妇女激素水平改变有关[12]。丈夫和家庭的支持让患者减少抑郁的发生,提高术后婚姻质量,更好的扮演家庭角色,发挥社会功能。手术方式选择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也有一定影响,Ayoubi等[3]的研究结果发现,腹腔镜辅助下或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术较开腹子宫全切术对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的改善较大,可能归功于前两种手术途径避免了腹部巨大的手术疤痕,同时疼痛等不适程度较轻,达到患者较易接受的舒适程度。此外,手术医生的技能、社会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等也对患者子宫全切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产生一定影响。 
  子宫 全 切 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子宫疾患,如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脱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等,有利于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保持正常的泌尿及胃肠功能,并改善性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极少数患者术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和卵巢功能早衰等,应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参 考文 献 
1 MeeksG R,H arrisR L.Su rgicala pporacht oh ysteerctomy:ab dominal, 
lap aro sco pya sissted,o rv aginal.C linO bstetG yneco1,1997,40(4 ): 
88 6- 89 4 
2 Manyonda 1. Total or subtot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 for benign 
gyn ae col ogicaldi sease.R evG ynaecolP rac,2003,3(1):26-31 
3A youbiJM&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