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阴茎移植术后24月报告出炉!


8月17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布了阴茎移植手术患者术后24个月随访报告。报告中患者最大尿流速(16.3 mL/s)和国际勃起功能指(IIEF)均处于正常水平,这两大指标表明阴茎恢复良好生理功能,且患者已成功令其妻子怀孕。


这名患者来自南非,在18岁割礼时失去了大部分阴茎,仅留存1cm。2014年12月11日,21岁的他接受了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和泰格堡医院的医疗团队为其施行移植手术。


手术供体来自一名36岁的脑死亡患者,医生们将供体阴茎与受者阴茎残端进行吻合,包括吻合尿道海绵体、动静脉及阴茎背神经。手术共持续9小时。术后8小时预防动脉栓塞,一周内处理感染性血肿及坏死皮肤,并伴随免疫抑制剂治疗。


手术中需吻合的主要血管和组织


术后第3周,患者首次报告勃起。


术后5周,患者违背了术后3个月后开始性生活的医嘱,进行了第一次性生活,并报告效果满意。


在手术6个月后,患者的妻子发现有了3个月身孕;然而遗憾的是,最后妻子产下的为死婴,由于报告中未分析精液检查、分娩环境等因素,无法获知婴儿的具体死亡原因。


术后两年里,患者未见严重并发症,无勃起功能障碍,性生活规律。


这个相对长时间的观察结果,研究团队非常满意,并希望这个结果能提高阴茎移植手术的可接受度:“我们的研究表明,阴茎的异体移植是可行的,完全可以恢复阴茎的感觉、性功能和排尿功能。”


但团队也强调,阴茎手术是可行的,但绝不能轻易施行,对患者要有严格的筛选。团队的Terlecki博士对记者表示,这例手术见报后,他们的电话就响个不停,“甚至有不少人是单纯想要换一个更大的阴茎或是想有更好的起。”Terlecki博士解释说,这名患者术后性功能的表现并不令人意外,因为他在术前吻合口前端就有良好的勃起能力和神经信号传导。“对那些由于神经或血管疾病的病理学原因导致ED的患者,这种手术不会给其带来改变。”


在报告中,团队着重强调对手术候选人的评估,“在体质、情绪和心理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稳定性,并对治疗有良好的依从性。


团队对心理评估的特别强调,部分原因可能来自中国的案例。其实南非的这例手术并非是阴茎异体移植手术领域的首例,更早的记录来自中国:2005年9月,广州军区总医院为一名44岁的患者进行了移植手术。


这是一名由于车祸外伤致阴茎根部完全断离的患者。广州军区总院为其顺利实施手术。术后10天已可拔除尿管、站立排尿,但因患者及其妻子心理上无法接受,于术后14天要求将移植阴茎切除。


后来中国的团队在其报告中指出,此例病人术前已经过长达半年的沟通、心理测试和治疗,“但术后还是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本人和家属反悔,不能接受别人的性器官。因此开展此类手术,术前术后对患者夫妻双方心理辅导同样非常重要。”


而除了接受者的心理和伦理问题,专家提出,阴茎移植手术和其他复合组织移植(CTA)一样,在捐献群体中存在着更大的伦理挑战。


复合组织移植是将远处皮肤连同皮下组织一并转移至受皮区,还可同时带有肌肉、肌腱、神经、骨骼等复合组织,以达到修复功能,如手移植、面部移植等。但相较于已有较多年宣传基础的角膜、心脏等器官捐献,复合组织捐献的接受度更低,许多人并不认为肢体(如手)、面部是可以捐献的。美国新泽西州曾对一千多人进行相关调查,不少人甚至认为复合组织移植是违法的,为复合组织移植做捐献是一种犯罪。尤其阴茎作为一种特殊的性器官,不管是对捐献者家属还是患者及其家属,都面临更尖锐的伦理挣扎。



美国首例阴茎移植患者托马斯曼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