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分期可确定病情轻重,指导临床治疗,比较不同单位的疗效,且能够较好地预测预后。

  2006年FIGO开始修订外阴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新分期,并计划在未来3年内修订卵巢癌分期。2008年3月,经过和多个国际肿瘤学术团体共同努力,形成新分期文件。2008年5月“新分期”经会议审核得到批准。2008年9月FIGO正式批准了外阴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新分期。2009年5月FIGO正式公布了“2009妇癌新分期” 。

  FIGO 2009新分期的共同修订点:删除0期(浸润前病灶);有另外的诊治指南,如ASCCP的CIN诊治指南。

1、外阴癌

  1.1 70年、88年及09年分期对照

  1.2  旧有分期存在的问题
  旧有的临床分期和手术分期均能较好反应预后1。但88年的分期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现有资料表明,病灶大小不是独立预后因素;淋巴结状态是最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2。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密切关系。阳性淋巴结的数量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阳性淋巴结的大小和是否囊外扩散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许多报道表明单侧和双侧淋巴结转移的生存率没有差异。双侧淋巴结转移不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Ⅰ期和Ⅱ期患者的生存率无差异。Ⅲ期不能很好预测预后。

  1.3  09分期修订
  删除0期。Ⅰ期和Ⅱ期合并,只要没有邻近器官侵犯及无淋巴结转移,不管病灶大小都分为Ⅰ期。ⅠA 期不变,原Ⅱ期并入ⅠB 期。原III期中侵犯下尿道、阴道或肛门、无淋巴结转移者现分为II期。明确下、上尿道和阴道的概念:下 1/3、上 2/3。腹股沟-股淋巴结转移分为Ⅲ期,根据受累淋巴结的数量和大小及有无囊外扩散再进行细分期,但忽略单侧或双侧淋巴结转移。IVA期增加“上2/3阴道转移”,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改为“固定或溃疡”。

  1.4  新分期对临床决策的影响
  病灶大小不再是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指征,浸润深度更重要,故术前病理学检查取材,建议包含部分邻近正常皮肤及皮下组织。临床检查淋巴结状态并不准确,建议术前常规进行腹股沟区CT或MRI检查。推荐系统切除腹股沟淋巴结而不采用取样或活检。病理报告应包括阳性淋巴结的数量、大小和是否囊外扩散。

2. 宫颈癌

  2.1  88年与09年分期对照

  2.2  旧有分期存在的问题
  临床分期准确性低,更适合发展中国家;手术分期更有利于判断病灶大小,阴道及宫旁浸润及淋巴结浸润。

  FIGO认为,LVSI不包括在分期中,但必须单独报告。淋巴状态也不包括在分期中,但如有淋巴结转移预后差。为了评估病灶的范围和大小,鼓励使用影像技术。从成本—效益和全球视野出发,仍采用临床分期。鼓励在手术分期领域的研究。

  2.3  09分期修订
删除0期;文献表明:IIA期的病灶大小,对预后的影响与ⅠB期相似。

  2.4  新分期对临床决策无影响

3. 子宫内膜癌

  3.1  88年与09年分期对照:

  3.2  旧有分期存在的问题及09分期修订

   3.2.1 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而88分期中IA和IB期的生存率没有明显差异,故合并为IA。

   3.2.2 只累及宫颈内膜腺体的预后和Ⅰ期无差异,故09分期把累及宫颈内膜腺体归入Ⅰ期。

   3.2.3 腹水或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88分期为ⅢA期而09分期删去细胞学检查结果。
近年多项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认为腹水细胞学阳性和腹腔或淋巴结的转移不相关,不影响预后。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腹水细胞学阳性与复发风险和治疗效果有何关系。针对腹水细胞学阳性的治疗尚有争议。

   3.2.4 资料表明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预后比,盆腔淋巴结转移差,故将IIIc分为IIIc1和IIIc2。


  3.3  新分期对临床决策的影响

   3.3.1 术前宫腔镜检查的价值
在88分期中,宫腔镜有助于判断是否累及宫颈管以决定宫旁切除范围(I型或II/III型子宫切除术)。09分期中宫颈间质浸润才是II期,宫腔镜不能区分。

   3.3.2 MRI检查是否应列为术前检查常规
MRI软组织分辨能力较强,但区分内膜和浅肌层浸润有局限性,阴性预测值也仅有60%。可与经阴道B超联合应用。MRI是目前评估肌层浸润最灵敏的方法,但有假阳性和假阴性。对于可疑II期患者,建议术前常规MRI检查。

   3.3.3 扩大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指征。

   3.3.4 意外发现的内膜癌处理:88分期:Ia、G1、 LVSI(-)可观察,其他需补充治疗;09分期:是否所有的 Ia(包括浅肌层)都可以观察?

   3.3.5 09分期已删除腹水细胞学检查。但FIGO仍推荐进行细胞学检查,并单独报告结果。

4、结语

  FIGO临床分期是目前世界上最广泛采用的妇科恶性肿瘤分期。肿瘤分期的修订,必将对该肿瘤的诊疗产生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Homesley H et al(GOG). Am J Obstet Gynecol.1991,164-997。
  2、Berek JS and Hacker NF. Gynecologic Oncology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