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汀一抹蒹葭渚,风亭两下荷花浦。为增进生殖免疫学与生殖遗传学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生殖医学的发展,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生殖医学中心主办的“第一届国际生殖免疫与遗传研讨会”于今日在武汉盛大开幕。


来自国内外近200名参会代表齐聚武汉,共襄生殖免疫与遗传新盛举。妇产科在线作为大会合作媒体,将对此次大会进行全程报道。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前身是1964年成立的武汉医学院第一研究室。1973年3月17日,卫生部批准成立武汉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研究所是原卫生部批准的我国第一家生殖医学中心,是妇产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员单位;设有国家发改委批准的避孕节育新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生殖健康教育平台,卫生部批准的湖北省人类精子库等多项国家机构批准的研究中心及实验室。为生殖健康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开幕式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李红钢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同济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建国教授、大会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廖爱华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李红钢教授主持开幕式

 

廖爱华教授表示,热烈欢迎来自国内外的学者和同道参加第一届国际生殖免疫与遗传研讨会。本次会议有幸邀请到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和国内在本领域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共19人作专题报告。将围绕干细胞与配子发生、受精与胚胎植入、男性不育的遗传与免疫、母胎界面的免疫调节和妊娠相关疾病的研究新进展和治疗策略等5个主题进行汇报,此次会议有了专家学者们的参与,将为促进生殖免疫和生殖遗传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最后,廖教授也希望大家在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共议发展之余也感受一下武汉的城市生活与人文文化!



廖爱华教授致辞

 

陈建国教授首先对华中科技大学及同济医学院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表示,非常荣幸来自海内外的专家教授和同行的莅临此次大会,他谨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及同济医学院对各位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最热烈的欢迎。 本次会议主办方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也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三大计划生育研究所之一。 50多年来研究所围绕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科研项目,为我国人口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希望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在本次研讨会上畅所欲言,碰擦出更多学术的火花。滚滚长江水,悠悠武汉情。日新月异的武汉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陈建国教授致辞


主题报告1:干细胞与配子发生


Robert E.Braun教授:精原干细胞稳态的调节


来自美国杰克逊实验室的Robert E.Braun教授分享了《精原干细胞稳态的调节》,研究报告指出,相比暂时的短周期的精原干细胞,稳定的长期的精原干细胞群可以更好地支持精子的发生。


高飞教授:Wdr62在生殖细胞发育和减数分裂启动中的功能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高飞教授带来了《Wdr62在生殖细胞发育和减数分裂启动中的功能》,报告着重讲解了Wdr62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Wdr62是生殖细胞中的固有因子,通过JNK信号通路发生作用,同时Wdr62基因的突变是POI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纪家葵教授:体外分化人类胚胎干细胞为生殖细胞


清华大学医学院纪家葵教授分享了《体外分化人类胚胎干细胞为生殖细胞》,人类干细胞分化为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是有效研究卵母细胞发生的途径。通过使用人类胚胎干细胞在体外成功分化出类卵泡细胞,并建立了体外分化培养体系,这在研究人类多功能干细胞的分化生殖干细胞,卵泡细胞等分子机制上更进一步。


主题报告2:受精与胚胎植入


Jurrien Dean教授:单精子受精的遗传学:从piRNA到皮质颗粒生物学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Jurrien Dean教授分享了《单精子受精的遗传学:从piRNA到皮质颗粒生物学》,在雌性生殖道内成熟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并受精,而在此之前需要精子具有成功的受精能力并能够顺利的通过卵子的透明带(ZP)。而卵子ZP分为三层,其中ZP2最为关键,在早期卵裂过程中,ZP2保护受精过程。反之ZP2的缺失会造成受精后多精受精和胚胎早期死亡的风险,只有把握正确的时机通过ZP2才能保证受精的成功。


王海滨教授:胚胎植入的分子路径



厦门大学王海滨教授分享了《胚胎植入的分子路径》,王教授讲解了Bmi-1在胚胎植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参与调解PR复合体转录激活过程的新机制。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孕酮受体的敏感性对于妊娠建立的调控过程,并对生化妊娠和流产等妊娠疾病的发病机制有一定借鉴意义。


陈小章教授:上皮来源的离子通道介导的信号与胚胎着床


香港中文大学陈小章教授分享了《上皮来源的离子通道介导的信号与胚胎着床》,在胚胎着床过程中COX-2/PGE2通道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中仍有很多未知之处。通过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细胞上的Na+通道介导的信号通路在胚胎着床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道缺失受阻会造成胚胎着床的失败。


Jorge E chavarro教授:营养和生活方式在不孕症中的预防与管理


哈佛大学Jorge E chavarro教授以《营养和生活方式在不孕症中的预防与管理》为题进行主题报告,他在研究报告中提出,合理的饮食习惯,保持适当的体重,优质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等等在妊娠孕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各个因素之间又具有着复杂的相关性。


商学军教授:精子能量代谢与男性不育治疗


《中华男科学杂志》主编商学军教授带来了《精子能量代谢与男性不育治疗》。商教授首先为大家解析了三大营养物质与精子的发生、线粒体与男性不育的关系,然后讲解了左卡尼汀、硫辛酸、辅酶Q10、肌醇、氨基酸五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男性不育临床中的应用。


会中提问环节




主题报告3:男性不育的遗传与免疫因素


Andreas Meinhardt 教授:健康和疾病中的睾丸免疫


德国吉森大学Andreas Meinhardt 教授分享了《健康和疾病中的睾丸免疫》,人体的免疫原性具有组织特异性,分别为异体抗原和自体抗原。如同其他组织如眼前房、脑、胎盘一样,睾丸是免疫豁免器官。睾丸间质中的巨噬细胞具有免疫抑制特性,同时研究发现,睾丸间质液也有免疫抑制特性,表现在能影响睾丸巨噬细胞的极化。报告主要讲解了睾丸间质液中影响睾丸巨噬细胞由M 1型向到M2型转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作用因子

 

史庆华教授:人类无精子症患者减数分裂异常的遗传基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史庆华教授分享了《人类无精子症患者减数分裂异常的遗传基础》,通过对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的深入研究,发现了导致生精细胞减数分裂障碍相关基因和机制,同时对发掘新的减数分裂调节子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策略。


主题报告4:母胎界面的免疫调节


Gil mor教授:独特的免疫和微生物共生状态与妊娠


耶鲁大学Gil mor教授分享了《独特的免疫和微生物共生状态与妊娠》,通过使用IFN受体缺失小鼠研究表明,在妊娠期IFN β是一个具有决定性的调节因子。进一步的研究表明,IFN诱导基因在病毒感染期间对母体和胎儿的保护上起着核心作用。


李大金教授:母胎界面协同刺激信号的调节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李大金教授分享了《母胎界面协同刺激信号的调节》,报告分别从正性(CD80/CD86)和负性(PD-L 1/2,Gal-9)信号的协同刺激,在人类母胎界面的表达,在母胎界面Tim-3和PD-1信号联合介导CD4+T细胞和CD8+细胞转化为Th2型细胞等几个方面阐述母胎界面协同刺激信号的调节作用。


Udo R Markert教授:RM和RIF中的子宫NK细胞


德国耶拿大学医学院Udo R Markert教授分享了《RM和RIF中的子宫NK细胞》,在整个妊娠期内母体免疫细胞始终参与其中。非妊娠期子宫内膜也存在丰富的免疫细胞,特别是NK细胞不但不杀伤胚胎,反而对成功着床和胎盘形成必不可少。因此,子宫内膜免疫细胞的平衡是胚胎成功植入和妊娠不可或缺的条件。平衡失调可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检测,同时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杜美蓉教授:外周Tim3+NK细胞诱导母胎免疫耐受和成功妊娠


复旦大学杜美蓉教授分享了《外周Tim3+NK细胞诱导母胎免疫耐受和成功妊娠》,在临床妊娠识别中大约存在15%的妊娠失败,而超过半数妊娠失败者的原因来自母体-胎儿之间的免疫耐受被打破。经过研究发现,Tim-3/Gal-9信号所介导的对外周NK细胞的免疫调节在母胎免疫耐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外周NK细胞上Tim-3的表达可以作为反复性流产诊断的一个潜在生物标记。


余迪教授:CD4+T亚群与免疫平衡:机制和调节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余迪教授分享了《CD4+T亚群与免疫平衡:机制和调节》,针对CD4+T细胞及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精彩的讲解。主要内容包括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分化和功能的分子机制以及如何在疾病中监测和调节人类滤泡辅助性T细胞。


一天的会议激情满满,收获满满,会中,每位专家的报告都亮点无数,参会代表们的提问也精准到位,他们互动频频,彰显了专家学者和参会同道们对学术的热情。明日的会议更加精彩,妇产科在线将继续报道。


主持风采



会议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