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进入第三天,主要针对病理进展与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主任 刘从容教授—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意义


临床常用的宫颈癌的分期为FIGO分期,是以生存期是否有统计学差异,而宫颈微小浸润癌是SGO提出的,提出依据是以治疗安全性为标准,因对判定‘浸润’的标准比较高,需反复去判断。刘教授接着针对“浸润”宽度和深度的测量进行了解读,随后讲解了一个好的病理报告应该有的形式。紧接着刘教授又与我们分享了Lynch Syndrome(LS)相关妇科肿瘤推荐筛查方法。首先简单的介绍了Lynch Syndrome(LS)综合征,然后详细讲解了LS相关妇科肿瘤推荐筛查的方法,提示临床医生首先确认什么部位再来筛查LS。关于LS,既往只是根据家族肿瘤病来判断,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我们有更多的方法,如MMR蛋白的筛查、MMR基因检测等。最后介绍了筛查的费用、耗时及筛查的意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 刘岩医师—葡萄胎的分子病理诊断进展


葡萄胎是一个很古老的疾病,刘岩医师对葡萄胎的认知进行了普及。随后讲解了葡萄胎精准诊断的临床意义、形态学诊断线索、葡萄胎的遗传学基础、传统的辅助诊断的方法、STR基因分型、葡萄胎STR基因分型诊断流程的相关知识。最后系统归纳了葡萄胎诊断流程和标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 王玉湘医师—子宫及腹腔多发性平滑肌瘤的相关病理学问题


王玉湘医师讲解了关于子宫平滑肌瘤的知识与妊娠相关症状,重点讲解了子宫弥漫性平滑肌瘤病,并通过分享病例加深学员们对子宫弥漫性平滑肌瘤的印象及认知。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科主任 陈春林教授—在体盆腔自主神经的数字化三维重建


陈春林教授讲解了女性盆腔自主神经的临床基础解剖学,介绍了女性盆腔自主神经的临床研究—在体盆腔自主神经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和应用。用解剖、数字化的展现形式,便于学员们更好更生动的了解和学习。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 刘萍教授—子宫的血供与肿瘤


刘萍教授通过分享病例,用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子宫血管,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子宫血管的走向,包括从哪个部位生长出肿瘤的可能性高,给予医生很大的临床指导帮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瘤科主任 刘开江教授—腹腔镜技术对于晚期卵巢癌满意手术的价值


刘开江教授首先讲解了卵巢癌治疗的三大里程碑及卵巢癌的治疗现状,强调初次细胞减灭术的重要性,同时分享了手术视频对腹腔镜下晚期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进行详细讲解,展示了腹腔镜的视觉优势。刘教授强调开腹手术肿瘤减灭术要使用合理的开腹工具,熟悉上腹部结构,了解外科相关知识。最后提出对于卵巢癌,不应该追求腹腔镜手术率,应该提升卵巢癌开腹手术技巧的理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病理科 詹阳医师—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的临床病理解读


詹阳医师对“交界性”卵巢上皮肿瘤命名的历史沿革做了介绍,并对交界性浆液性肿瘤(SBT)及交界性粘液性肿瘤(MBT)病理特征进行了比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病理科 郑兴征副教授—子宫内膜病变激素治疗后病理诊断及解读


郑兴征副教授介绍了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雌激素导致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孕激素依赖于雌激素才能发挥作用,同时可下调ER&PR降低子宫内膜对雌、孕激素的敏感性。讲解了雌、孕激素的适应症及给药途径,孕激素使用后子宫内膜的病理表现,孕激素应用疗效评判及解读。最后希望临床医生相互配合,病理医生应作出规范性的病理报告,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服务。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 李萌医师—术后疼痛的近期和远期治疗


病人因素、麻醉因素都会导致术后疼痛。治疗前应先对疼痛强度进行评估,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评价药物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据此作出相应的调整,最后对术后所产生疼痛的原因及治疗分别进行详细的讲解,强调减少疼痛重在预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务处副处长 张坤副主任医师—剖宫产瘢痕妊娠处理方法探讨


张坤副主任医师首先对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定义、发病机制、高危因素、临床分型给予说明,强调CSP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一经确诊,应及时终止妊娠。最后分别举例说明了对于CSP不同治疗方式:药物治疗,单纯宫腔镜手术、宫腹腔镜联合术等。

 

大会闭幕式上,梁华茂教授和郭红燕教授分别致辞感谢各位专家同道的支持和参与。郭教授总结:这次大会邀请了国内外60位专家进行了45场讲座,还有精彩的手术视频展播,有近四百位同道与我们分享这场饕餮盛宴,让我们期待明年再相聚。


会场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