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4日,第十届国际慢性盆腔痛大会暨妇产热点问题论坛于北京顺利闭幕,本次大会邀请了国内外妇科学著名专家学者在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慢性盆腔痛多个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引起全国各地妇产医生的广泛关注,云集四海内优秀的妇产科同道们共同聆听本次盛会,会议中百花齐放的学术观点引起了在场人员强烈共鸣。会议最后一日,学术讲座与手术直播同步进行,参会代表们在理论之外也学习到了更多妇科疾病相关手术经验。



【学术讲座】


冯力民教授:子宫腺肌病宫腔镜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冯力民教授介绍了“子宫腺肌病宫腔镜治疗”。冯教授以痛、血、孕三个字精炼概括了关于腺肌症的临床征象,提到子宫腺肌病金标准不仅仅是病理诊断,宫腔镜也是一个更加新颖的诊断方式,同时宫腔镜下也可以取到病理活检,作为进一步诊断依据,可避免手术切除子宫。宫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标准,包括子宫内膜不规则,表面间微小开口、内膜血管异常分布、不规则粘膜下肌层,肉眼可见正常肌层结构扭曲。子宫内膜去除术(EA)是一种保守性手术治疗,可有效切除子宫内膜层、基底层和浅肌层,达到减少月经期出血目的。曼月乐(LNG-IUS)是另一种冯教授推荐的治疗方式,单独使用曼月乐在痛经状态下作为治疗首选。冯教授经调查发现,两者结合可以达到90%以上的患者满意度,并最后介绍了她所在科室内对于腺肌症宫腔内的标准治疗流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张燕教授:单孔腹腔镜手术点滴体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张燕教授介绍了“单孔腹腔镜手术点滴体会”。妇科微创手术迅猛发展,单孔腔镜手术在2011年于国内大力推广,并且已经达到了良性手术全覆盖,而现在国内外妇科恶性手术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单孔腔镜手术的基本理念为减少或隐藏手术瘢痕、美容效果好、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康复。张燕教授首先分析了经脐腔镜手术(LESS)的优势与局限,多孔手术较单孔手术更加简单易行,而单孔手术在美观和应用上有更多优势,并分享了她在手术过程中所遇到并解决的操作问题。张燕教授随后分享了一例畸胎瘤V-NOTES手术操作,经阴道手术操作非常方便,虽然缝合会有一定难度,但对病人的刺激伤害非常小。张燕教授最后展望了单孔腔镜微创治疗的广泛应用前景。


康山教授:腹水细胞学评估早期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再认识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康山教授介绍了“腹水细胞学评估早期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再认识”。康教授总结了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的历史沿革,腹水细胞学检查从无到有的变化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质疑,多篇回顾性研究都不支持腹水细胞学阳性在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地位。在子宫内膜癌09年FIGO分期中,将腹水细胞学检查删除,但指出腹水细胞学检查仍应该单独报告,康教授对此发问“腹水细胞学检查真的没有意义么”,文献提示腹水细胞学检查异常时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率下降的一个预后因素,尤其是对低风险人群。康山教授最后强调,预防性化疗对腹水细胞学阳性低危患者改善预后是有帮助的,使腹膜复发、远处复发风险显著降低,所以临床工作中还应当留取腹水标本作为后续治疗的依据。


刘开江教授:从手术角度谈子宫内膜癌治疗理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刘开江教授介绍了“从手术角度谈子宫内膜癌治疗理念”。子宫内膜癌是三大妇科恶性肿瘤中预后最好,上手最易的手术,但刘教授指出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应该不同情况下有更多的处理方式,新技术需按照规范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进行合理应用。随着子宫内膜癌的微创化趋势,涌现了许多相关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子宫切除范围,强调筋膜外子宫切除比普通子宫切除范围具有明显不同,LESS、V-NOTES手术也应该考虑其中的问题;子宫内膜癌的广泛全子宫切除术,以及特殊情况下大网膜切除。第二个问题是淋巴清扫切除的范围,刘教授观点认为,术前确诊子宫内膜癌,病人情况允许,要确定子宫内膜癌分期;病变局限在宫体等情况下只行盆腔淋巴结清扫;组织分化差等情况下应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而特殊情况如高龄、合并症众多可不行淋巴结清扫。第三个问题前哨淋巴结研究进展,要明确前哨的概念,在子宫内膜癌中具有很好的应用。


朱兰教授:慢性盆腔疼痛指南(EAU 2017版)解读

北京协和医院朱兰教授介绍了“慢性盆腔疼痛指南(EAU 2017版)解读”。疼痛综合征是一个排除性诊断,没有明确病理改变、没有明确定位可以命名为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盆腔痛的发病原因按照UPOINTS分型,分为泌尿、心理和器官特异性等7大分型,中枢敏化参与盆腔痛的发病机制,并依照解剖系统分为多种综合征。关于慢性盆腔疼痛的诊断流程,朱兰教授强调,要牢记疼痛是多学科问题,综合分析各系统问题,协调门诊患者就诊,细致询问病史,充分评估患者问题。随后,综合分析了盆底功能障碍等各类综合征诊断评估与治疗的循证证据,应与心理医生一同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包括疼痛教育、药物、心理和物理和治疗,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手术治疗以解决患者痛苦,治疗上根据解剖系统不同而异。


黄浩教授:腹腔镜下主动脉旁淋巴切除技巧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黄浩教授介绍了“腹腔镜下主动脉旁淋巴切除技巧”。淋巴切除术分级(类)依照2018年Q-M分级,以动脉作为解剖学标志分为四级。黄浩教授结合自身手术经验,分享了他对于该类困难术式的技巧,应熟悉解剖,准确清除淋巴结范围,充分剪开腹膜及血管鞘膜,保证安全操作;养成优良习惯,控制出血,清晰解剖结构,预防血管损伤;选择熟练使用的工具,适合手术操作的器械;并保持视野清晰、组织张力适当、无烟、无雾、无热伤。最后黄浩教授强调,如想提高自身手术技巧,应克服对于困难手术的恐慌,才能精进技术,达到更高的水平。


昌晓红教授:HE4检测及ROMA指数在卵巢癌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昌晓红教授介绍了“HE4检测及ROMA指数在卵巢癌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对于一般人群筛查卵巢癌,大型RCT研究提示卵巢癌不能进行早期筛查,但现有数据提示高危人群中仍有必要筛查卵巢癌风险,不明确症状导致多数卵巢癌发现已属晚期,生存率低。对于盆腔肿块就诊病人,ROMA指数能够鉴别病人的高危与低危。昌晓红教授指出HE4与CA125点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她介绍了HE4分子的发现历程,HE4对于卵巢癌,促癌还是抑癌仍待进一步研究。HE4具有以下特点,随年龄增长小幅上升,其特异性能够有效鉴别肺癌及妇科良恶性疾病等。未来,HE4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对CA125的有效补充。同时,HE4与CA125在疗效评价和随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HE4水平高的患者转归较差,提示HE4对卵巢癌意义重大。HE4与CA125联合评估可提高卵巢癌敏感性,降低假阳性率,提高卵巢癌诊断准确率。


凌斌教授:妇瘤手术与生物安全

中日友好医院凌斌教授介绍了“妇瘤手术与生物安全”。凌斌教授指出生物安全意识应时刻牢记,手术烟雾的致癌性不容忽视,防止肿瘤的医源性扩散。卵巢癌传统观点认为腹壁纵切口、切口足够长、肿瘤不能破,但是也应理性挑战传统观念,推陈出新。组织粉碎器是医学发展的里程碑,但也不能完全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应细致权衡使用利弊。肿瘤治疗的评价标准,应以安全作为首要标准,微创美观应为后续标准。凌斌教授据此发明并向与会者介绍了他们设计的组织粉碎机防护套装,并播放视频解释它们的理念及操作步骤,改变现有临床实践过程。


李小平教授:卵巢恶性肿瘤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与反思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小平教授介绍了“卵巢恶性肿瘤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与反思”。卵巢癌化疗治疗现状,由于多次复发过程中无铂间隔逐渐缩短,最终导致铂类耐药,卵巢癌治疗也应有全程管理理念。对于铂类敏感复发患者,NCCN指南推荐使用PRAP抑制剂或贝伐单抗进行维持治疗,奥拉帕利作为胚系或体系BRCA1/2基因突变患者的维持治疗方案。FDA也批准多个新药如奥拉帕利、尼拉帕利和卢卡帕利单药用于铂敏感复发卵巢癌维持治疗。李小平教授总结肺癌治疗的耐药现状,提示基因突变导致耐药,靶向药物脱靶,所以卵巢癌治疗的耐药性也应该考虑肿瘤的时间和空间异质性,对原发肿瘤及其转移灶生物学进行比较研究,进行个体化和精准化治疗。序贯化疗显示出较常规联合化疗更好的疗效,克服耐药,建议靶向药物和血管抑制剂也应进行序贯治疗。治疗期间的基因检测更有助于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手术直播】


观看视频,现场互动,分享交流,本场主要以手术直播为主,专家们通过两间手术室同时进行手术展示、现场专家解说的形式为参会学员们全方位演示了精彩的妇科手术过程、术式技巧以及器械的选择与应用。


手术室中,韩劲松主任医师、张坤副主任医师、王一婷博士、杨俊芳博士分别就“保留子宫经阴道部分封闭术+会阴体成形术”、“腹腔镜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双侧骶韧带高位悬吊术”、“腹腔镜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腹腔镜全子宫附件切除+Y型网片阴道骶前固定术”等五大术式进行演示,多维度展示了妇科内镜手术优势和不同妇科疾病的手术要点。会议现场,梁华茂教授和朱馥丽教授相继进行解说,其恰如其分、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手术过程、术中注意事项与术式技巧讲解得入木三分,为与会者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张坤副主任医师:腹腔镜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双侧骶韧带高位悬吊术


韩劲松主任医师:保留子宫经阴道部分封闭术+会阴体成形术


张坤副主任医师: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双附件切除


韩劲松主任医师、张坤副主任医师: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


韩劲松主任医师、张坤副主任医师:腹腔镜下全子宫双附件切除+Y型网片阴道骶前固定

现场专家解说中~


【主持&花絮】


声明:本文为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