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会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专 业:产科学、高危妊娠、优生优育

  1983年和1986年在华西医科大学分别获得医学学士及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从事妇产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临床工作近30年来,在产科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研能力,在处理产科疑难、危急重症及产科手术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对孕期保健、妊娠期母子营养和孕期体重管理及妊娠并发症等疾病的诊治有深入的研究。

全国产科学组副组长,参与制定了产科多项医疗规范和指南。

 

 

采访刘兴会教授前,特意搜索了她的相关资料,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主任、全国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有且只有两位,西部唯一),这是一位笼罩在光环之下的“大人物”。

  挤在手术间隙的采访,这样一位“大人物”在我们面前,坦言年轻时的“英雄梦”,原本紧张的采访,充满了欢声笑语。

  她热血,曾一心想成为一名工人;

  她倔强,“拼命三娘”的工作态度,让她收获了“女汉子”、“铁娘子”称号;

她坦荡,她毫不避讳自己当年高考英语零分的偏科经历……

 

职业让她发光

忽略一个细节可能危及产妇生命

  对刘兴会教授的第一印象:恬静、端庄。

  纤细的身材,笔直的腰背,精致的面容,她的脸上,除了风韵气质,岁月似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若不是白大褂上的名牌上写着“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很难将眼前的女子,与高强度、高风险、高压力的产科医生联系起来。

  “之后,我马上要上手术。”刚一落座,刘兴会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所以只能给你们半小时时间。”当时已是下午6点,见缝插针的采访,产科医生的高强度工作,已不言而喻,“一个上午看八九十个门诊是常有的事情”,时间有限,必须用最快的速度解决病人的问题。

  作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王牌专业之一,行走在病房与病房之间,感受到的是看得见的高压力:42张病床,几乎集中了整个四川乃至整个西部的高危产妇。

  风险无处不在,产妇的情况瞬息万变。一人,两命,在产科,最害怕的就是孕妇出血,用刘兴会教授的话说,“那就好像是消防水龙头放水,几分钟就能夺走人的生命。”医生必须时时洞察产妇各项生理变化,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可能成为危及生命的“隐形炸弹”。

  值得一提的是,从医30年,刘兴会教授手中顺利接生了两万余名健康宝宝,数量几乎与一个小型乡镇人口相当,“我不刻意追求些什么,看到妈妈和宝宝健康,是我所有的追求和愿望。”

 

  青春令她骄傲

  独自远赴攀枝花考上大学

  然而在37年前,那个被刘兴会称作“小刘”的自己,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一位光荣的工人。

  “很意外吗?”看着记者张大的嘴巴,刘教授忍不住开起了玩笑,说自己“少了些女人味”,“我比较喜欢青春、热血的东西”。在许多女生还躲在被窝里偷看言情小说的年纪,刘兴会早在父亲的书柜里,阅读了大量的名人传记,经典故事,父母对工作的专注和对人的热情,也深深影响着刘兴会,“我期待着,有一天,自己也像书中的英雄一样,见义勇为,发光发热。”

  刘兴会教授的老家在广安,凭借一腔热血,14岁的她离开学校,收拾起一个小包裹,小小的个子,第一次坐上火车,目的地是她第一次听说就决定前往的地方——攀枝花。

  “在我们那个年代,成为一名基层工人,是无比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刘教授望着远方,陷入思考,“我也不例外。”

  不过,抵达攀枝花没多久,高考恢复,为了参加高考,“小刘”还是与工人这个行业失之交臂。“有些遗憾。”刘教授坦言,“可是我相信,即使是当工人,我也能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如果有一天,她能与14岁的自己重新相遇,她一定会对那个勇敢的“小刘”说,“你是我的骄傲。我的青春没有遗憾。”

 

  家庭是她后盾

  每周给儿子做一顿饭算是补偿

  说刘兴会是华西第二医院产科工作时间最长的医生,说她是“铁娘子”、“女汉子”,一点也不为过,每天雷打不动7点从家出发上班,最高峰一天接生20个小孩,有时光是手术就是十几台,晚上10点钟下班算正常,以至于80岁的老母亲经常感慨,“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她能8点钟下班。”

  刘兴会把所有的时间留给了患者和病人,留给孩子和丈夫的时间是最少的,但他们的照片随时保存在手机里,“想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照片里的刘教授幸福地笑着,一旁的男人,脸上也满是幸福。

  那个被刘教授亲切地称为“我们家那位”的男人,是这么多年来,刘教授背后最有力的支撑。

  一天工作下来,留给刘兴会休息的时间很少。为了让她在仅有的几个小时里安然入眠,家里电视的声音永远在两格以下,回到家后,就连手机也是丈夫保管,“我们家那位会帮我过滤一些不必要的电话,让我能好好休息,可只要是关于医院的,无论多晚,他都会在第一时间喊我起床。”

  对于儿子,刘兴会总觉心中很是亏欠,“从小到大,我几乎没给他开过家长会,甚至不知道他的班主任是谁。”每周给儿子做一顿饭,是唯一的补偿,“但我会的很少,每次都是粉蒸肉、番茄煎蛋汤,可他每次都说好吃。”心想,儿子对自己一定诸多抱怨,但在看到儿子一篇全国获奖作文时,这位“女汉子”眼眶湿润了,“我最崇拜的人是我的妈妈,她让很多宝宝安全健康地出生。”

  “这两个男人,是上天送给我最好的礼物。”刘兴会动情地说。

 

  不同角色

  角色1:刘教授

  晕倒一次轰动产科界

  高强度的工作之下,刘兴会教授睡眠质量逐渐变差,需要服用安定才能睡着;长期的心肌劳损,也让刘教授的身体大不如前,4年前的一次突然晕倒,更是牵动同行关切。

  那是2009年的一个看门诊的下午,具体哪一天,刘兴会记得不太清楚,但是门诊的人数她却脱口而出,“127个病人。”刘教授说,“看到大概六十多个的时候,就倒了。”

  刘兴会至今记不起来自己是怎么躺在病床上的,只听到同事用惊慌地声音不停说着,“咋办,心跳只有三十几下。”

  晕倒这件事,很快在同行间传开了,刘教授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个浙江的同行还特意打电话过来问。”“铁娘子”晕倒,在产科界,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角色2:孕妇营养专家

  经她指导宝宝长得更好

  从1983年开始,刘兴会教授就开始关注孕妇营养,这也是她的拿手绝活。

  “很多妈妈都说,我吃了那么多,长得那么胖,可是为什么孩子都没长肉呢?”说到专业问题,刘教授突然变得很严肃,“针对不同的孕妇,根据个人指标制定个人营养摄入方案,可以保证孕妇的营养尽可能输送到孩子身上。”孩子在不同阶段需要的营养不同,盲目吃,不一定就是对孩子最有利的方式,“不仅要吃,更要会吃,吃得健康得当才行。”

 

角色3:偏科王

英语零分语文不及格

  说起自己读华西医大的经历,刘兴会教授脑袋一歪,瞬间报出了自己高考的分数,“语文政治不及格,英语零分,数学95,化学96……”

  话音刚落,采访间瞬间安静了,倒是刘教授很淡定,“对,我很偏科。”偏科不是因为不努力,只读了一年高中的她,直接参加的高考,并没有接受系统的学习,这个成绩在广安县城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说来。我还是我们县上的高考状元呢。

  填高考志愿时,刘教授填了清华还有重庆大学的工科,但最后被华西医科大学录取,“会不会是因为英语零分,清华才没要我呢?”刘教授忍不住调侃起自己来。

 

  记者手记

  只要病人健康拼点不算什么

  认识兴会已经十几年了,印象里,兴会走路永远是风风火火,说话噼里啪啦,做事稀里哗啦,尽管有调侃的成分,可是在交往的这些年里,实在很少看到她有停下来的时候,就连喝水,似乎都是站着: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病人需要她治疗。

  经常在她身边看她接别人的电话时,已经是累趴在桌子上了,可是只要电话响起,拿起电话说话的瞬间,对方听到的,永远是轻快的一声,“您好,我是兴会。”兴会带给大家的,永远是满满的正能量。

  有时被我们称作产科的 “铁娘子”“女汉子”,她也不以为然,依然用那爽朗的声音回复说,“只要病人健康,我拼点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