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李小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兼妇科主任、妇产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妇产科学术带头人。


  现任卫生部医学继续教育委员会妇产科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健康教育协会妇幼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妇幼安康工程子宫内膜癌防治项目负责人等多项职务。

  承担国家级与省市级等科研课题数十项,发表子宫内膜癌相关临床科研论文百余篇,主编《妇产科大查房》《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复苏》《剖宫产热点问题解读》《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救治的基础与临床》《妇产科临床手册》《临床妇产科诊断与治疗》《实用妇产科症状鉴别诊断学》《异位妊娠与妇科急症》《子宫肿瘤》《子宫恶性肿瘤防治问答》等学术专著多部。  


  这是一个养生大热的年代,人们为了健康长寿遍寻秘方。尤其在爱美的女性中,还盛行五花八门的膳食调理、经络按摩、卵巢保养、芳香疗法,等等。但在一位行医三十余载的妇产科名医——李小毛教授眼里,养生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这一方面,是源于职业的使命赋予他治病救人的责任,无暇去捣鼓那些复杂的所谓养生术;另一方面,已过了知天命年龄的他,早已从厚重的人生历练中萃取出最适合自己的简易生活哲学。

   “生活,简单就好,养生也一样。”访谈中,李教授面容温和、神色恬然,眸子里流动着清澈的情愫,深刻地道出了他对于工作、生活与养生的独到理解。


 

脚踩大地,踏实做好每件事

  手术、门诊、授课、带学生、做科研、编撰著作、各种会议……作为全国妇产科界的名医,李教授的日常工作十分繁忙。采访这天,李教授上午没有安排手术,但从办公桌上堆满的各种资料、文件、信函来看,还有很多事项待处理。同时,教授的手机来电不时响起;门外隔三差五有敲门声,工作接连不断。


  不是说生活很简单吗,都这么忙了,还怎么简单?记者内心不禁疑问重重。


  而李教授依旧声色平静,与记者聊天的过程中,把一件件“插播”的事项妥善交接与处置好,忙而不乱,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个先来后到与轻重缓急的,如同行军布阵,首先要有一个宏观格局上的把控,然后施以具体的战术,以求各个击破。

不过,众多的事项中,被李教授摆在第一位的,始终是病人。面对病人时,他坦言自己从来不追求速度,别人感觉他手术比较快,更多的是稳健,那是因为几十年的磨练。“我做手术从不追求速度,不去与人比快慢,把时间留够,急不得,我也不让科室的医生比速度,坐门诊也是。我门诊看病比较慢。我一个下午限号5人,算上加号,一共也就15个左右,但这样下来,分配给每个病人的时间会多一点,能把病看得仔细些。”


  古语有云:“欲速则不达。”李教授深谙其中真意,每一步都脚踏实地,事繁心简,忙而不乱。


仰望星空,留点情怀在心间 

  在不少人眼里,医生一天到晚和疾病打交道,是一个劳累且枯燥的行业。但李教授却很享受这样的状态,这不仅源自他对工作的热爱,还源于他的生活中除了病人和手术刀,同样有着诗和远方。


  李教授曾戏称自己为“好摄之徒”,这话儿可一点不假。点开他的微信个人相册,里面风光无限——有时是晨起上班前,穿过校园小道,路边随手拍的一两张朝霞与天空;有时是一场手术下来,过了饭点,办公桌上一个孤孤单单却让他分外满足的土鸡蛋;有时是去外地会诊或讲学,沿途停顿或下榻酒店,窗外流淌的湖光山色或晚秋的落叶飘飞;有时是夜晚手术后归家,穿过城市的万家灯火,远处天边高悬的一轮孤月……虽然没有专业的影像设备,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仔细思量取景与构图,仅仅是拿起手机,手指轻点按键,再配上几句简短的心得,但那看似不经意的一瞬间,都凝练出李教授彼时彼刻、此情此境之下,对于工作的热爱,人生的感悟,生活的态度,以及点点滴滴关于生命的思考。


  因为出生在一个群岭环抱的小乡村,李教授自幼便对大自然充满了难以言状的热爱。即便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城市的钢筋水泥常压得人喘不过气,李教授却总能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之乐中找到精神层面的升华与归属。

 

荷尔德林曾说,“人,诗意地栖具在大地上”,如果不是因为肩负着医生的使命,记者暗自思忖,李教授说不定会是一个宁静淡泊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脚踩大地,踏实做好每件事

  时下社会,很多人为养生而养生,成天浸淫在条条框框的生活教条下,反倒把自己折腾地疲惫不堪。李教授反其道而行之,从来不去刻意琢磨所谓的养生法门,在他眼里,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生活,最为真切和幸福。


  粗茶淡饭最饱腹

  红薯、馒头、面条、米饭、青菜、花生粥、土鸡蛋……这几种看似最不起眼的食物,却是李教授的心头好。在谈到饮食时,他笑称自己一点都不像个地道的湖南人,或许是在广州待太久的缘故,胃口上,李教授偏清淡,油盐之外不需要特别的调料品,喜欢在家吃饭,外面酒店餐厅的豪华聚餐,常被他视作肠胃上的负担。

  每天早上,李教授在家用餐,馒头和花生粥通常是主打。到了医院,如果上午的手术顺利,及早结束,就回家吃口饭;遇上情况复杂,奋战过午后,往往一碗冷盒饭解决;有时加班手术,顾不上晚餐,待到夜晚回家煮上一碗简单的清汤白面加个土鸡蛋,吃起来却是分外的清香可口。

  忆苦思甜,李教授对生活时常怀抱一颗感恩之心,小到盒饭里多了一枚咸鸭蛋,他都会心生欢喜,大到艰难的手术完成后,饥肠辘辘,他也会快乐得哼起小调。“物质够用就行,知足常乐,健康快乐更重要”,他说道。


  安步当车能健身
  在运动方面,李教授最为推崇的,当属健步走。这些年流行一个说法,叫“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走补”,这里的走补,指的就是健步走。

  多在晚上十一点上床睡觉,清早6点,李教授会自然醒来,食漱后稍作休息,即到附近公园或校园里走上半个多小时,一路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接着再去上班,整个人都神清气爽。当晚若不加班,饭后,他会例行来到广场或校园,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昂首挺胸,随意地挥舞着双手,几圈下来,身体微微出汗,浑身舒畅,惬意无比。

  “健步走是一项简便的有氧运动,边走边听音乐边看风景,身心愉悦,能有效锻炼心肺功能,提高免疫能力。”为此,李教授启用了手机的计步软件,参与了一项公益捐步的活动,数据显示,他每天行走万步以上,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所推荐的6000步。


  放下执著可养心
  生活中,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烦恼,而一旦上了年纪,最为烦恼的,莫过于生病。不少人以为,养生就是长命百岁不生病,但在李教授眼里,养生恰恰是不要对自己的身体太过执著。

不执著是表示放任不管吗?“这倒不是,不然医生的存在就没有价值了。”李教授解释,生了病得接受正规的治疗,但同时,不要有过重的精神负担,该吃吃、该喝喝、该动动,必要的时候,还要学会带病生存,因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如不善于调适情绪,过分紧张、焦虑,整天害怕自己生病,反倒会诱发或加重疾病。

  关于这点,李教授自身就是很好的例子。作为妇产科专家,早些年在救治重症肝炎产妇的过程中,由于工作太搏命、太劳累,长时间、近距离与致病性极强的病毒频繁接触,李教授自己也不幸感染了乙肝病毒,但这并没有阻碍李教授救治病人的步伐,他依然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心上并无挂碍,几年过去结果病毒没有了,一切都恢复了正常;这些年,无情岁月增中减,每天弯腰做手术,腰肌劳损的症状也越来越严重,有时碰上高难度的病例,得持续作战6小时,手术结束,累得腰动弹不得。对此,李教授并未介怀,只把它当成人生的小插曲,不影响他醉心于工作,继续为病人服务。


  就在交谈中,记者注意到李教授的拇指上有一块凸起的老茧,一问方知是长期腹腔镜操作手术钳所致,“小事情,不足道。”李教授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说道。


后记
  采访前,期待又忐忑,因为深知李教授是妇产科学界的大人物,在医学界辛勤耕耘三十多年,享有盛誉、声名远播。而见到李教授本人,他温和的神态、平缓的语速、内敛的笑容,如同一阵和煦的风,疏散了记者内心的疑云,带给人满满的舒适和安全感。

 

  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说过:“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想想,李教授正是这样的大医,看似简单朴拙,实则深藏着一颗智慧与慈悲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