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微博”的生命力,在于医患双向互动。目前,大多数“医微博”只是一种单向传播,缺乏和患者一对一的交流,不能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就医过程中的难题,患者感觉不“解渴”

          

  日前,北京市卫生局要求二级医院以及区县的公共卫生单位开通官方微博,并加入到“首都健康”微博平台中。随着更多医院、科室和个人微博的开通,今后公众与医院、知名专家通过微博的互动,有望成为常态。

  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沟通交流不畅的背景下,“医微博”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沟通方式。在“医微博”中,医学科普知识最受欢迎,权威专家的说法赢得了公众的关注与信任。例如,首都儿研所的微博,包括了大量实用有趣的科普内容,甚至还教家长给孩子做营养餐,吸引了众多的粉丝。今年4月,北京市卫生局启动“首都健康”微博平台。截至10月底,平台共有公共卫生单位、三级医疗机构、科室、个人等开通微博179个,发帖量12万多条,被转发量达56万多条,吸引粉丝930万。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做好沟通是第一步。一项关于医患关系紧张的调查表明,48%的医生认为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在于沟通太少,50%的病人认为医生看病时间太短。医患双方缺乏有效沟通,就无法相互理解,容易产生对立情绪。有人曾做过一项调查:当病人诉说症状时,平均19秒钟就被医生打断。不良沟通造成双方潜在对抗,医患双方互相防范,一旦患者蓄积的负性情绪超过心理忍受极限,就有可能爆发过激行为。“医微博”的出现,无疑搭建了一个医患间平等交流的平台。无论是医院官方微博的解疑释惑,还是医生个人的一对一回复,除了方便、快捷之外,患者感受到的是对个体的呵护、对生命的尊重。

  通过微博这扇窗,人们还了解到医生的喜怒哀乐、职业压力和内心感受,看到了以往被白大褂掩盖的另一面。这无形中增进了医患彼此间的信任感、亲近感。如果在就医之前,患者通过微博与医生交流过,等到面对面时,双方无疑会在心理上拉近距离。例如,北京市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尹佳就成了网络红人,她在微博上还提供患者咨询预约挂号的个人网站链接,方便患者就医。

  “医微博”的生命力,在于医患双向互动。目前,大多数“医微博”仅停留在发布资讯的层面上,这只是一种单向传播,面对的是不特定的大多数。尽管发布这些内容是必要的,但由于缺乏和患者一对一的交流,不能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就医过程中的难题,患者往往感觉不“解渴”。而缺少了医患之间的互动,“医微博”极有可能流于形式,缺乏持久的吸引力。微博是一个互动平台,医院只发布不回复,就失去了开微博的本来意义。因此,“医微博”要想满足患者求医问药的需求,就得调动全院的资源,组织各专业的医生来答复。从患者的角度来说,“医微博”应关注具体的病、具体的人,有针对性地解答患者的疑难问题,避免看病走弯路。

  疾病千差万别,患者也有个体差异,“医微博”无法代替医患面对面的交流。但是,“医微博”毕竟打开了一条医患交流的新通道,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架起了一座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