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4届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疾病协会(SEUD)年会在百花之城佛罗伦萨盛大召开,妇产科在线(www.cogonline.com)携手益普生对本次大会进行及时、全方位报道。会议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克勤教授接受妇产科在线的现场专访,华教授与大家分享了青少年EM发病机制和诊治经验。 


1、青少年与成年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差异


首先,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成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不同之处是发病年龄段不同。其次,是发病原因、诱因有所差异,尤其是对于生殖道畸形的患者,可因经血流出梗阻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此该年龄阶段子宫内膜异位症除与成年人相同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外,还有一显著的特殊病因就是生殖道梗阻。当然,这部分患者必须要有正常的子宫内膜方能发病。



2、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经验分享


解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病因是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最重要的治疗策略。尤其对于生殖道梗阻的患者,解除生殖道梗阻后可以使其月经血正常流出,阻断发病机制。此外,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往往出现诊断延迟。荟萃文献可以发现,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平均延迟8年左右,甚至在成年后才被诊断。因此,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长期作用,可能会对这部分患者的生育功能产生影响。从而,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强调术后的长期管理。临床用药有口服避孕药、GnRH-a等,但是要特别注意年龄小于17岁的患者在应用GnRH-a治疗时的骨质疏松发生风险,因此要慎重用药。


【专家简介】


华克勤,博士研究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导,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

华克勤同志专长妇科肿瘤及整复微创研究,带领团队在保留生殖器官功能的妇科微创技术方面做出贡献,创新术式,探索诊疗模式,推进了中国妇科微创技术的国际化进程。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巾帼科技创新奖、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称号。


声明:本文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