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剩四天,39岁的妇产科医生史明,就将结束医疗援助任务,回到苏州。然而,他最终却没能踏上归家的列车。

“如果有后悔药,我一定不会派他出去。史明医生是我们科室第三梯队的接班人,这次顺利回来,等待他的将是表彰,将是一片光明的前景,而他却将自己留在了那片黄土地。”苏大附二院妇产科主任朱维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失声痛哭。

他是医院的多年先进,他是妇产科为数不多的优秀男医生。他是患者眼中亦医亦友免费的“专属私人医师”。

然而就在11月9日这一切都戛然而止。

一名优秀的医生,本应挽救大量生命的天使,却在壮年折翼。近段时间关于医生英年早逝的报道令人扼腕。但悲叹的同时,不禁想问一句,这是简单的社会新闻吗。它背后又有多少深层次的问题呢。曾几何时,医生基本和城管、中国男足一样成了民众发泄不满的出气口。一些媒体也不经调查,片面追求新闻的轰动性和关注性。对医学领域内的一些所谓负面事件连篇累牍的报道。包括“走廊医生”、“孕妇死亡”“学术会议赞助”等事件持续发酵。而关于医生生存状态、尊严受损的报道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虽然近期包括央视在内的很多媒体都在关注医生的健康、尊严。一些有识之士也提出了对中国医疗现状和未来的担心。甚至有人大声疾呼:任由目前的状况发展,未来谁还当医生?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看到主管部门乃至医生自身的行业组织有具体的动作和措施,虽然加强了医院的安保工作,加大了对于医闹的法律处罚力度。但对医生的人文关怀和具体的身体关爱行动在哪里?

笔者在关于史明医生猝死反思的文章中,遗憾的看到了有人提到医生应该反思自己为什么不注意健康。在这里我想问一句,您是医生吗,您不是医生的话您去过医院看病吗?您知道医生的工作强度和压力有多大吗?他们爱惜自己的身体,懂得休息。就意味着你的疾病要被延误。笔者在心内科、神经科、妇产科领域内都工作过,亲眼目睹过胡大一、王拥军、王建六、段华等知名专家的工作状态。每天临床出门诊、查房、会诊、带领科室团队工作、推动本领域的学术进展。每天都像陀螺的转个不停。根本没有休息日。基层的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也是彻夜的工作。胡大一、郎景和等学术泰斗除了向医生传授专业知识外。还不遗余力的倡导医生要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不仅要治好患者的病,还要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可是回报医生的又是什么呢?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各种指标的考核、患者的不理解乃至谩骂、丧心病狂者的殴打甚至杀戮。对医生的人文关怀在哪里?

笔者悲观的认为,史明医生猝死的悲剧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归于平静。对医生的关爱仍然是镜花水月。但真的希望笔者是错的。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从制度上对医生的生存状态给与根本上的改善。社会从基础教育方面就加强大众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医生不是万能的,疾病是最难的科学。郎景和院士曾经半开玩笑的说过。中央电视台的讣告中经常提到某某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九十几岁。人体的机能是逐渐衰老的。目前的医疗水平已经把人类的平均寿命提高了很多。九十多岁去世,是因为身体机能的问题不能承受正常的治疗了。怎么还说医治无效呢。这样会使大众有误解,本来就没有医治有效或无效的判断标准。有些疾病在目前的科学发展水平来说就是无法治愈的。本人深以为然。很多对医生的误解和求全责备。从根本上是无知的表现和没有遵循唯物主义的原则。只有全社会正确的认识疾病,正确的理解医生的工作。让医生能够回归自我。身心平和的去工作,救死扶伤。而不再承担本不应他们来承担的很多压力和困扰。医生的健康才能得到保护。类似的悲剧才能少发生或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