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又称围生期,目前国际上对围产期时间范围的计算有三种方法:①围产Ⅰ:妊娠满28周至产后7日;②围产Ⅱ:妊娠满20周(相当于胎儿体重500克以上)至出生后28天。③围产Ⅲ: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28天。我国已统一采用围产Ⅰ的计算方法。

 

(一)围产期痔疮成因介绍:
      国内关于围产期妇女肛肠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广泛程度、回顾研究程度都较低,但从近几年的研究来看,围产期妇女痔疮发生比较普遍,几个研究的统计痔的患病率都过半数。
     痔疮又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现在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围产期痔疮的成因。
1)解剖生理因素
     妇女的直肠静脉和子宫静脉是相连,能互相影响,当妇女怀孕后,随着胎儿在宫体内的生长发育,子宫体逐渐增大,对门静脉的压迫也相对增强,腹内压也增加,宫体的血流量增加,使盆腔静脉充血,妨碍痔静脉的血液回流,胎儿越大和胎位不正的孕妇压迫更为明显,从而使直肠下段的黏膜和肛门周围的皮下静脉丛充血、扩大形成柔软的肿块,而成为内痔、外痔。
2)生活习惯因素
      妇女怀孕后一般行动不便,活动相对减少,胃肠的蠕动缓慢,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延长,粪便内的水分容易被吸收,大便干结,排便时困难,经常出现习惯性的便秘;而干燥的粪便在直肠内压迫肠壁静脉,又影响了直肠静脉血液的回流,加之排便时的“努挣”(亦称努争)和腹压增加,轻者出现便上带血或便后滴血,重者为喷射状出血。又因直肠黏膜和肛门肌肉松弛下坠,加之妊娠的直接影响,原患有的内痔突出肛外,不能收回而嵌顿发炎、水肿、坏死。
3)生育器质性损伤
      另外,女患者中肛门前纤维性外痔极为常见,未婚女性较少发生。这可能与婚后性生活、生育时对产道的压迫与损伤以及产后会阴体部组织松弛有关。

 

(二)痔疮相关介绍及分级:
痔的分度:主要是出血和痔核脱出。
内痔:
     ①度:有便血无痔核脱出;
     ②度:有便血常伴痔脱出,能自行还纳(自己会收回去);
     ③度:偶有便血,痔脱出后常需借力还纳(塞回去);
     ④度:偶有便血,痔脱出还纳后常又脱出。
外痔:肿物在肛缘外,发生血栓形成则有剧痛。
混合痔: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痔可呈环状脱出。

 

(三)痔的自诊:
1.便时出血:
      内痔与混合痔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便时出血。特点是虽然出血但不痛,血色鲜红,血常滴入便池中或发现便纸上有血迹,便后出血自行停止。出血常为间歇性并且血量一般不大,但有时也可较大量出血,呈喷射状,所以若长期出血可造成贫血。未婚女性以内痔出血多见,出血症状常在月经前期,这种现象可能和月经期易患便秘及盆腔充血有关。只有出血,痔块不脱出肛门为第一期。
2.痔块脱出情况:
      内痔或混合痔发展到2至3期时可脱出肛门外。脱出痔块由小变大。初期痔块只在大便时脱出,大便结束站立后能自行复位。但随病情发展,大便后必须用手托回肛门内,否则就有嵌顿(卡在外面)之可能。随着时间的延长,痔块不断变大和经常脱出,肛门括约肌收缩力逐渐减退,往往病人在行走咳嗽时痔块也能脱出,以致影响生活和工作,痔块脱出较严重时呈环形外翻,常被误认为直肠脱垂。混合痔的临床特征常表现为外痔部分比内痔严重而明显,其中外痔多以环状纤维痔为主。
3.局部疼痛:
      局部疼痛是血栓性外痔的特点,病人往往因疼痛而坐卧不安,尤其在排便、坐、走、咳嗽时均能加重疼痛。血栓性外痔常发生在妊娠6个月以上的妇女,围产期的女性尤其要注意。但应区别的是,在内痔或混合痔时表浅黏膜或血栓形成时刺激神经末梢也有疼痛。疼痛常与感觉大便不尽同时发生。若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嵌顿,出现水肿、感染或坏死,局部疼痛便会更为剧烈。典型的血栓性外痔看起来为一突出于肛门外紫色长团形肿块,表皮水种,周围正常,质硬,压之疼痛,不活动。除去内痔与混合痔脱出,一般不能见之于肛门外,能脱出的痔块最好在排便后立即观察,脱出的痔块常呈暗紫色,有时可见上面有小的出血点,同时应注意痔块的大小数目和部位。由于痔块脱出和肛门括约肌的松弛,黏液流出肛门外而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甚至湿疹。

 

      以上均为自诊建议,如自行不便查看或者难以判断患病情况,请到医院就医,请专业医生进行诊治。